Art-Tech Talks

0
0
Subtotal: $0.00
尚未選購任何商品。

微波呈獻|Reimagines Heritage 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舉辦藝術家分享會、主題展覽、放映等精彩活動

焦點內容

•重新想像珍寶海鮮舫、九龍城寨同皇都戲院
•藝術家分享會、主題展覽、放映、講座等活動
•設線上展廳和網上廣播

《Reimagines Heritage 一切堅固的事物都煙消雲散了》是一項實驗計劃,包括主軸網站裝載藝術家的翻新舊作以至以珍寶海鮮舫為主題的探索過程,以及通過展現藝術家創作及實驗過程的開放空間展開放大眾思維,並鼓勵每人用自己的方法去記存認為珍貴的東西。

《一切堅固的事物都煙消雲散了》的契機是珍寶海鮮舫事件,雖然城市發展總會伴隨著都市更新重建的決策,然而海鮮舫的落幕比較不一樣,據線上報導所指,疫情使餐館負債累累,最後決定在2020年3月停業,消息公佈後不少媒體爭相報導,也有許多市民用自己的方法與珍寶告別。

在現代社會裡,所有的變化變遷都那麼理所當然,今天明明看起來完好的道路,明天又被改道重修,昨天相信的定理今天又可以被推翻重新引証,這意味著更新及冒險?是人類改變未來的手法與方向?於是想起馬歇爾‧伯曼的《All That is Solid Melts Into Air 一切堅固的事物都煙消雲散了》一書, 以及馬古思的名句:

「一切堅固的事物都煙消雲散了,一切神聖的事物都被褻瀆了,人們終於不得不冷靜地面對他們生活的真實狀況和他們的相互關係。」——馬克思(Marx)

除了以集體回憶為口號的去回顧歷史,人們其實是不是可以冷靜地觀看當下所有,並以自身出發去實驗「保存」、「紀錄」以及「典藏」的可能性?在數位科技全面普及的時代,我們又可以如何去觀看過時技術 (Technological Obsolescence) 與頂尖科技 (Cutting-edge Technology) 之間的關係?人和故事是不是就是正正能連結兩者的橋樑?

項目藝術家是兩位擅長以技術/科技深討本地文化遺產的媒體藝術家,分別是曲淵澈及蕭家恒,我們嘗試以不同的面向去探討保存的可能性。活動包括網上展覽、藝術家創作間開放展 ,與及對談沙龍,同場加映與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合辦的放映會。

情迷香港 (2019至今) 蕭家恒(香港)

蕭家恒的作品《情迷香港》 (The Lost Metropolis) 通過虛擬實境技術呈現有關北角古舊建築 – 皇都戲院的空間與歷史。進入《情迷香港》,它不僅僅是一個數位領域,它是一個連接點,一個召喚閣下進入香港隱秘空間的神奇入口。

雖然這些空間看似虛擬又飄緲,但它們卻其實深深植根於本地人共同的意識之中,並為用家提供了一個穿越錯綜複雜的歷史與夢之迷境的旅程。踏上一趟由數位與實體交織的旅程,舊的通通要被重溫記取。《情迷香港》一度通過香港被遺忘的故事隱秘之境的大門。

相交點 (2023) 蕭家恒(香港)

香港的城市風貌日新月異,十年一變遷,《情迷香港》紀錄了那些滿載故事卻又瀕臨消失的地方。當觀者踏上這趟數位探索之旅的時候,故事背後的故事亦隨之揭莫。《相交點》揭示了《情迷香港》多面向的創作過;為了體現是次項目的跨界別實驗性質,空間裝置以三維圖形方式呈現,似把過程當中的每個節點連結述現。

由探索性的走訪以至口述歷史的訪談、從攝影測量掃描到定制編碼與機器人設計等,每個節點都是通過深度理解項目的大門。這些文本不僅僅用以紀錄,它們更體現了藝術往往是跨學科的交滙結晶。

機密錄 (2016至今) 曲淵澈 (香港)

曲淵澈 (Vvzela Kook)以繪畫方法做研究,在她的藝術項目《機密錄》(Confidential Records)系列可見;通過自2016年以來她對九龍寨城歷史的廣泛資料搜集與研究,並同時參考未來學的理論與預測,以人工智能發展超越人類並產生的矛盾與威脅作為整個超媒體 (Transmedia)項目的故事主軸,創作出一系列的作品探索命題。

作品系列涉獵多種創作元素,包括文本、動畫、3D打印、聲演導覧等模式進行。

懸停 (2023)曲淵澈 (香港)

公元二零二二年六月,珍寶海鮮舫開始了最後一段奇幻的旅程,這個承載著幾代人記憶及文化的海上殿堂隨著深層海流一起漂流到南海的海床,它駛離了故鄉的港灣,向大海的無限性敞開胸懷。這段旅程,是否真的是「最後一段」呢?

在《Limbo 懸停》中,藝術家想像未來的文明發現了這座過去文明的遺跡,並以考古方式發掘研究這座不明建築,推測其建成的年代及當時的生活,文化環境。當未來的好奇與過去的記憶通過這艘海底皇宮相遇時,我們今日的文化將會以何方式詮釋?

點造 – 藝術家創作間開放展 (上集)
是次開放展分上下兩集,展場空間規劃以「藝術家工作室展現」出發,並未似傳統展出完成作品的展覽。在這個空間裡面,觀眾走進場景之中,慢慢發掘嘗試,從藝術家留下的一切去探索如何以舊與新的媒體及科技去記載存取。
兩位藝術家共同分享的主題是珍寶海鮮舫事件,各自有各自的法寶處理,而觀眾也許都擁有著類同回憶,在這裡讓虛實之物誘發想像,但願在一切煙消雲散以前嘗試留下什麼、改變什麼。
日期:2023年9月21日-10月1日
時間:12:00 – 19:00
地點:Ztoryteller
地址:香港中西區西營盤第二街2A號1樓
特邀藝術家:蕭家恒

藝術家見面會
日期:2023年9月26日
時間:11:00
地點:Ztoryteller
地址:香港中西區西營盤第二街2A號1樓
特邀藝術家:蕭家恒
RSVP Link https://forms.gle/cWy1ywdQJjBEGw6B7

RH沙龍:數立保存與典藏的挑戰
日期:2023年10月18日
時間:18:30 – 20:30
地點:華懋藝文圖書館, 亞洲藝術文獻庫,
地址:香港上環荷李活道233號, 荷李活商業中心11樓
RSVP Link https://forms.gle/rM5tQsYhCheFvmhE6

《時基媒體藝術品的數位保藏挑戰》
是次RH沙龍中,錄映太奇 (Videotage) 的高級庫藏統籌周皓風與項目統籌鍾詠珊將會分享他們在處理「VMAC錄像檔案庫」 (VMAC) 不同年代的媒體格式中遇到的挑戰。
內容包括數碼化類比媒體的工序及其困難,計劃和管理機構內數碼庫存的心得,並探討如何糅合過往的活動資料、文獻紀錄、合作過的藝術家及其作品,從而拼湊出完整的本地媒體藝術史進程。最後,他們更會分享近年嘗試使用機器學習技術對舊影音媒體進行高清復修的經驗。

網上廣播 Online Podcast

(1)台港策展人Podcast對談:我是(不是)海明威
炎夏某個下午,兩位策展人在台灣工作室喝咖啡聊項目的時候,談起有關科技、典藏與庫存的相關題目。Escher說現在有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 A.I.),一切以前繁瑣無盡的工作有A.I.代勞,於是典藏似乎有了新的定義新的做法。
二人說到許多重要的歷史事件或時刻是在過後才被定義的,許多當下流失,沒有人知道在未來這些資訊有多重要,於是所有重要的東西被視為重
要之前都一概不知道重不重要。
是這樣說吧?試想想如果現場有一個線上庫存,上面有海明威在花神咖啡館與友人的對談,這大家不會爭著去聽去讀嗎?
於是另一個問題出現,那時候如果海明威還沒紅遍全世界,我們哪知道要把東西存取下來?即便現今科技發達,就像Escher與Joel的對話,誰知道我們是不是/會不會是海明威?是次Podcast對談,兩位策展人就科技與典藏的題目,無限放大發揮,不是什麼研究討論,就是想說在未發明預知未來神器以前,A.I. 與每個人可以為著珍貴的事情做些什麼。

(2) & (3) Podcast 講故 (廣東話限定)
還記得廣播劇嗎?舊日子從收音機定時定候去收聽,九十年代精采的節目多不勝數,然後漸漸因為媒體技術的轉變,人們開始習慣Video/Audio on
Demand,於是想什麼時候聽什麼看什麼再也不用看時間表。
現在的我們擁有許多線上媒體的選擇,但卻少了那麼一點期待。是次Podcast講故想要重拾廣播劇的經驗,用聲音說故事,除了回憶或重塑文化體驗,也想要透過不同的新舊媒體去實現項目主題,並透過大眾熟悉的媒體操作,用故事連結過去與現在,透視可以重塑一個人珍貴回憶的可能性。

收聽連結: http://www.microwavefest.net/reimagineheritage/

與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合辦:同場加映
電子劇場 Electronic Theatre
日期:2023年9月21日-10月1日
時間:12:00 – 19:00
地點:Ztoryteller
地址:香港中西區西營盤第二街2A號1樓

網上展覽:2023年9月30日起
展覽網站: http://www.microwavefest.net/reimagineheritage/

網址:http://www.microwavefest.net/festival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