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Tech Talks

0
0
Subtotal: $0.00
尚未選購任何商品。

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2023: 人 • 鬼 • 獸|多角度呈現媒體藝術

焦點內容

•藝術 X 科技 X 科學
•設主題展覽、放映會、網上對談等活動
•創作中融合跨物種間的交流與互動

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將於2023年11月3日至12月3日舉行,繼續第廿七年的創新意念衝擊,活動包括主題展覽、放映會,與及網上對談,以多角度呈現媒體藝術天馬行空之餘,連繫大眾日常生活的各種可能性。

2021年Microwave以未來學家的觀點出發,結合與神話以及科幻小說與文學創作為藍本,策劃了 《今未來》(Yesterday’s Fiction) ,那些創作與人的想像力有關,展覽結尾以「與愛(AI)同在」(Co(AI)xistence) 錄像作品留白,故事尚未結束。

走到2022年以《半半》(Half Half) 為題,嘗試理解在人工智能以及科技加技之下,如何在光速發展的世界中找尋一個平衡點、一種共存的方式,然後許下「科技有靈,萬物共生」一願。

但如若要談到共生,那地表上的一切呢?這個「共」字是在什麼語境下被認同?

策展的過程中,當科技變成亮點,就像模糊化了別的生靈,於是在人工智能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以光速發展下,嘗試把焦點挪移至「非人類」,讓我們看見缺失的一角。

「非人類智能」(Non-human Intelligence) (即動物、昆蟲、植物和電腦系統) 的領域中,人類的角色仍在,但卻需與他者互動共識,甚至需要共同創造。

如果由這方向走,是否可以超越本來以人為中心的理解方式?

媒體藝術家、科技專才、科學家在這些(聯手)創作的過程中,與各種生靈「合作」,可以是蜜蜂、大象、螞蟻、細菌、植物等,這些合作提供的數據與素材,不比與人工智能合作來得簡易,當中除了有去中心的可能性,也具備了另一個學習場口,就是謙卑與尊重。

創作中糅合的是理解、相處,是生靈之間的關係,是跨物種間的交流與互動,也許這樣的表達與發展,可以導引更多關於共生的面向。

猩猩一家親 (2011)
瑞秋‧梅耶里 (美國)

人工飼養的黑猩猩會把看電視作為娛樂的一種,但沒有人為黑猩猩觀眾製作過電影電視。

那我們是否可以從吸引黑猩猩觀眾的內容去了解牠們的心理呢?

靈長類動物電影院:《猩猩一家親》以雙頻度錄像裝置形式展現,呈現為黑猩猩製作的原創戲劇以及黑猩猩觀眾觀看時的同步反應。

作品於動物園的綠園地以及室內研究艙以防護電視進行首播,黑猩猩可以自由進出。

在整個項目中我們了解到黑猩猩的個性以及成長經歷,無論是在實驗室、動物園還是野外,是如何影響牠們對電視的反應。

替代品 (2019)
亞歷山德拉‧黛茜‧金期堡 (英國)

藝術節主題展覽將於香港大會堂一樓低座展覽廳舉行,展品包括來自多國藝術家的作品: 美國導演瑞秋‧梅耶里 (Rachel Mayeri) 的《猩猩一家親》(Apes as Family),這是一部專門為黑猩猩製作的電視劇。

英國藝術家亞歷山德拉‧黛茜‧金期堡 (Alexandra Daisy Ginsberg) 作品《替代品》(The Substitute) 重塑了一只具有人工智能的犀牛。

2018年3月20日,許多頭條新聞報導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 (Ceratortherium simum cottoni) 蘇丹死亡。

《替代品》探討一個悖論:我們專注於創造新的生命形式,卻忽視了現存的生命形式。

在人類創造人工智能 (AI) 的過程中,一頭北方白犀牛被數位化復生。

在人工智能實驗室DeepMind的研究基礎上,犀牛扮演了一個人工智能載體,從環境中學習的自主實體。

如實體大小的投映 (近五米闊),人造犀牛在虛擬世界中漫遊,隨著它對空間限制的理解,一切變得越來越「真實」。

在蟻群中 (2022-2023)
張天鋼 (中國)

中國藝術家張天鋼的《在蟻群中》(The Ant Colony) 通過基於螞蟻群體智能的蟻群算法構建了一個非人類中心主義知識生產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在蟻群中》探討螞蟻作為知識生產的主體以及對新知識生產模式的啓發。

此藝術作品通過基於螞蟻群體智能(非人類智能)的蟻群算法探索和實踐一種策展/知識生產的方式,也構建了一個非人類中心主義知識生產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在人們的觀念裡,知識生產從來都只是「萬物之主」 ——人類所持有的能力,作品試圖顛覆人們的固有認知,推廣新的知識論和思想。

我們正迎來人類發展的第四次浪潮,在算法、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新興技術發展的語境中,人在事物中佔據核心位置並作為知識中心的時代宣告結束(許煜),人類思想、知識論將走向何處?這是一個問題,我們需要新的「文藝復興」與「爭鳴」!

「我們需要創造適合人類的技術,我們也需要創造適合技術的人類!」(朱利亞諾‧托拉多爾‧迪‧弗朗西亞)

張天怡的《植物智能計劃》(The Plant Intelligence Plan) 即能照出另一面向,以「生態關係」作為切入點,啟發人們重新思考人與生態的關係,呼籲回歸非「人類中心主義」的平等生態關係。

《植物智能計劃》以「生態關係」為切入點,基於植物智能研究,承認植物的能動性和權利,利用生物科技手段和材料,修復商業育種作物與動物之間喪失的生態聯繫,這是對植物和動物之間被人類異化的「生態關係」的修復。

生態藝術往往以修復生態的藝術實踐(對物理生態環境的修復)去探討和思考生態問題。

作為生態藝術實踐,本作品不是對物理生態環境的修復,而是對動植物之間的「生態關係」作出的修復,這是其特點之一,也探討了一種新的生態修復形式。

塵歸塵土歸土 (2023)
艾米‧揚斯 (美國)

美國藝術家艾米‧揚斯 (Amy M. Youngs) 的作品《塵歸塵土歸土》(Belonging to Soil) 帶觀眾走進土壤的內層,體驗與自身有共生關係的微小世界。

《塵歸塵土歸土》是一件建基於重要生態現況、配有虛擬實境體驗的藝術裝置。

錯縱複雜的土壤生態系統中包含著數十億人類賴以生存的微小生物,我們要怎樣才能看見這些「朋友」呢?

它們正做著重要的工作,吸收廢物並將之轉化成健康的肥料,為植物提供營養,而植物又為動物提供養料。我們要怎樣才能看到和體驗彼此間有著複雜共生關係的迷人生物呢?

由於模擬永遠無法與真實生物的複雜性相比,我們發現將之帶入展覽空間,讓它們表現自己是十分重要的。

它們就只有針頭的大小,一開始很難被注意到;因此我們使用了影像顯微鏡來捕捉它們活潑的動作,並在大型顯示器上播放,供觀者觀察。

在旁邊置放了被稱為「子溫室」的小型溫室則讓觀者可以進一步近距離觀察。

光體 (2021)
阿貝爾‧科恩 (法國) – 導演兼作者
喬恩‧羅 (英國) – 劇本協作

而法國導演阿貝爾‧科恩 (Albel Kohen) 的虛擬實境作品《光體》 (Biolum) 則把觀眾由地上送進深海,以潛水員的角色在科幻世界裡遊走探索,在這場迷幻鬥爭下受感深海的世界。

《光體》是影院沉浸體驗的虛擬實境作品,讓觀者化身經驗豐富的潛水員Rachael,在著名海洋學家與導師Eva的帶領下深索深淵。

Rachael發現發光的寄生蟲正在感染海洋中的動植物;她自己亦被感染了。

當她發現Eva派她去那裡的驚人真相後,她面臨一場爭奪心靈的迷幻鬥爭。《光體》的靈感源自美麗的深海生物,它模糊了生物的真相與科幻之間的界限,挖掘了存在的主題與宇宙未知的奇妙。

江戶未來世_屋台系列 (2023)
hello edo – 藝術家
駱以軍 – 協作文本

亞洲創意團隊hello edo側重於人工智能生成圖像,通過不斷研究與嘗試,在社交平台發佈了《江戶未來世_屋台系列》(Hello Edo! Yatai Series),一個由復古機器人、人類、賽伯格、跨物種所組成的浮世攤商故事。

以未來生命體的情感流動為創作核心,融合了浮世繪藝術的風格,並與未來的生物與性別、機械科技、神佛鬼怪、人工智能和賽博格等元素交融。

平日常見的百工職業,身處自然山川、城市街道、夜市迷宮與奇幻空間的異世界中,營造出一種復古與未來的影像風格。

由AI人工智能所生成生命體面對未來生活,臉部帶著僵直、模糊、微笑、歡暢、怒吼、哀傷的表情,身體與機械出現怪誕的組合,形成無限重組與拼湊的幽默與戲謔。

此次展出屋台系列為 hello edo 創作的重要分支,一個由復古機器人、人類、賽伯格、跨物種所組成的浮世攤商故事,祂們生存於過去與未來折疊時空中,擁有獨特的地理空間觀、宗教信仰、生活方式、社會儀式。

藝術節主題展覽提供導賞團予學校或團體報名參加,詳情請見藝術節網頁或社交媒體公佈。

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簡介
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成立於1996年,是為國際同類型的藝術節先鋒之一,藝術節以「藝術 X 科技 X 科學」為主軸,銳意把世界各地最前線的科技透過新媒體藝術、動畫及短片的模式帶來香港

微波國際新媒體藝術節2023: 人 • 鬼 • 獸
日期:2022年11月3日-12月3日
藝術節網站: http://www.microwavefest.net/festival2023/

藝術節開幕禮
日期:2023年11月3日
時間:18:00-21:00
地點:香港大會堂低座一樓展覽廳

主題展覽
展期:2023年11月4日 – 11月12日
時間:12:00 – 20:00
地點:香港大會堂低座一樓展覽廳
預約導賞團: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fmluruvIG5_uBQCECns3ngBvl-XyjbGVNvUYFhx308Iwpx9Q/viewform?usp=send_form